成语

dǐng zú ér lì
拼音:dǐng zú ér lì
注音:ㄉ一ㄥˇ ㄗㄨˊ ㄦˊ ㄌ一ˋ
鼎足而立的基本释意
-
像鼎的三只脚一样,三者各立一方。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。
鼎足而立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象鼎的三只脚一样,三者各立一方。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。
- 【出自】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-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鼎足而立的词语解释
鼎足而立[ dǐng zú ér lì ]
⒈ 像鼎的三只脚一样,三者各立一方。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。
鼎足而立的国语辞典
鼎足而立[ dǐng zú ér lì ]
⒈ 鼎,古代用以烹煮食物的三足二耳金属器具。鼎足而立比喻三方势力均等,相互牵制的情势。也作「鼎足三分」、「三分鼎立」、「三分鼎足」。
引《汉书·卷四五·蒯通传》:「方今为足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参分天下,鼎足而立,其势莫敢先动。」
鼎足而立的释意
象鼎的三只脚一样,三者各立一方。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。
鼎足而立的谜语
1.三分魏蜀吴(打一四字成语)
鼎足而立的百科
像鼎的三只脚一样,三者各立一方。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。
鼎足而立的出处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。”
鼎足而立的成语接龙
鼎足而立的例子
三国时期,魏、蜀、吴各据一方,鼎足而立。
鼎足而立的感情
鼎足而立是中性词。
鼎足而立的用法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鼎足而立的英文翻译
stand like the legs of a tripo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