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bì ròu fù shēng
拼音:bì ròu fù shēng
注音:ㄅ一ˋ ㄖㄡˋ ㄈㄨˋ ㄕㄥ
繁体:髀肉復生
髀肉复生的基本释意
-
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说:刘备有一次见自己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,自叹“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”。后用“髀肉复生”表示慨叹久处安逸,想要有所作为。
髀肉复生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髀:大腿。因为长久不骑马,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。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,无所作为。
- 【出自】: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备曰:‘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;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。’”
- 【示例】:因见己身~,亦不觉潸然泪下。
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回 -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虚度时光
髀肉复生的词语解释
髀肉复生[ bì ròu fù shēng ]
⒈ 因为长久不骑马驱驰,生活安逸,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。
英having put on flesh again on the thigh;
⒉ 懊悔久处安逸,无所作为的叹息。
英a sign of regret at his inactivity;
髀肉复生的国语辞典
髀肉复生[ bì ròu fù shēng ]
⒈ 汉末时代,刘备寄住荆州多年,因见自己久不骑马,大腿上的肉已经长了出来,于是发言感叹。语本后用以比喻或自叹久处安逸,壮志未酬,虚度光阴。也称为「髀肉之叹」。
引《三国志·卷三一·蜀书·先主传》裴松之·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「备曰:『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。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。日月若驰,老将至矣,而功业不建,是以悲耳。』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三四回》:「因见己身髀肉复生,亦不觉潸然流泪。」
《野叟曝言·第二〇回》:「连日缠绵床席,几令我有髀肉复生之叹!今日且挝一回羯鼓,以博贤妹们一笑。」
髀肉复生的释意
髀:大腿。因为长久不骑马,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。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,无所作为。
髀肉复生的百科
髀肉复生,四字成语。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,无所作为。后表示感叹虚度光阴,想要有所作为。髀:大腿。
髀肉复生的出处
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》“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,表疑其心,阴御之。”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;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,日月若驰,老将至矣。
髀肉复生的成语接龙
髀肉复生的例子
因见己身髀肉复生,亦不觉潸然泪下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回)
髀肉复生的感情
髀肉复生是中性词。
髀肉复生的用法
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虚度时光。
髀肉复生的英文翻译
having put on flesh again on the thigh(a sign of regret at his inactivit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