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máo cí tǔ jiē
拼音:máo cí tǔ jiē
注音:ㄇㄠˊ ㄘˊ ㄊㄨˇ ㄐ一ㄝ
繁体:茅茨土階
包含茅茨土阶的词
茅茨土阶的基本释意
-
也说茅室土阶。用茅草盖屋顶,以泥土砌台阶。形容住房简陋。也泛指生活俭朴。明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回:“昔尧舜在位,茅茨土阶,禹居卑宫,不以为陋。” 茨(cí):用茅草、芦苇盖的屋顶。
茅茨土阶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茨:用茅草、芦苇盖的屋顶;阶:台阶。茅草盖的屋顶,泥土砌的台阶。形容房屋简陋,或生活俭朴。
- 【出自】: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慕唐虞之茅茨。思夏后之卑室。”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,教授百人,客居杜陵,茅室土阶。”
- 【示例】:昔尧舜在位,~,禹居卑宫,不以为陃。
◎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回 - 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
茅茨土阶的词语解释
茅茨土阶[ máo cì tǔ jiē ]
⒈ 以茅盖屋,夯土为阶。谓宫室简陋,生活俭朴。
茅茨土阶的国语辞典
茅茨土阶[ máo cí tǔ jiē ]
⒈ 茅覆的房屋,土筑的台阶。比喻屋舍简陋。也作「土阶茅茨」。
引《东周列国志·第三回》:「昔尧舜在位,茅茨土阶,禹居卑宫,不以为陋。」
茅茨土阶的释意
茨:用茅草、芦苇盖的屋顶;阶:台阶。茅草盖的屋顶,泥土砌的台阶。形容房屋简陋,或生活俭朴。
茅茨土阶的百科
茅茨土阶,解释:古代的一种建筑构造形式。茅茨就是只用茅草做的屋顶,在古代人们还没有掌握用木材建造房屋的时候就用茅草堆砌成屋顶。土阶就是把素土夯实了,形成高高的方方的高台,然后把建筑建造在上面。
茅茨土阶的出处
晋 袁宏《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》:“礼有损益,质文无常,茅茨土阶,致其肃也。”
茅茨土阶的成语接龙
茅茨土阶的例子
昔尧舜在位,茅茨土阶,禹居卑宫,不以为陃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回)
茅茨土阶的感情
茅茨土阶是中性词。
茅茨土阶的用法
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。
茅茨土阶的英文翻译
grass roof and earthen step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