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tuō tāi huàn gǔ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拼音:tuō tāi huàn gǔ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脱胎换骨的基本释意
            -  原为道教修炼用语。汉魏伯阳《参同契》卷上:“弥历十月,脱出其胞,骨弱可卷,肉滑若铅(一作饴)。” 后比喻重新做人。 
脱胎换骨的详细介绍
            - 【解释】:原为道教用语。指修道者得道以后,就转凡胎为圣胎,换凡骨为仙骨。现比喻通过教育,思想得到彻底改造。
- 【出自】:宋·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一:“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,谓之换骨法;窥入其意而形容之,谓之夺胎法。”
- 【示例】: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,真是~,神爽体健。 
 ◎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七回
- 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
脱胎换骨的释意
            原为道教用语。指修道者得道以后,就转凡胎为圣胎,换凡骨为仙骨。现比喻通过教育,思想得到彻底改造。
            脱胎换骨的谜语
            1.最大的手术(打一成语)
            脱胎换骨的百科
            脱胎换骨,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,就能脱下胎,换上骨。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,重新做人。元乔吉《折桂令·红梅徐德可索赋类卷》曲:“返老还童,脱胎换骨,饱养烟霞。”《警世通言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》:“凡人成仙,脱胎换骨,定然先将俗肌消尽,然后重换仙体。此非肉眼所知也。”毛泽东《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》:“我们说要脱胎换骨。”
            脱胎换骨的成语接龙
            脱胎换骨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cast off one\'s old self and take on a new sel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