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不脩边幅
不脩边幅
bù xiū biān fú
拼音:bù xiū biān fú
注音:ㄅㄨˋ ㄒ一ㄡ ㄅ一ㄢ ㄈㄨˊ
不脩边幅包含的字
包含不脩边幅的词
不脩边幅的基本释意
[ bù xiū biān fú ]

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。亦作“不修边幅”。

不脩边幅的详细介绍
  • 【解释】: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。亦作“不修边幅”。
  • 【出自】:南北朝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序致》:“肆欲轻言,不脩边幅。”《幼学琼林·卷三·人事类》:“不脩边幅,谓人不饰仪容。”
不脩边幅的词语解释

不修边幅[ bù xiū biān fú ]

⒈  指性情浪漫,行为随便,不拘小节的人。今泛指不守礼俗,行动随便,或自我为是,旁若无人者,亦指着装打扮和外貌的修饰整理不注重。

be slovenly in attire and demeanour; not care about one's appearance;

不脩边幅的国语辞典

不修边幅[ bù xiū biān fú ]

⒈  不修整布帛边缘,任使杂乱不齐。用以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。也作「边幅不修」、「不修边幅」、「不事边幅」。

《北史·卷八三·文苑传·颜之推传》:「好饮酒,多任纵,不修边幅,时论以此少之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五五回》:「他又不修边幅,穿著一件稀烂的直裰,靸著一双破不过的蒲鞋。」

不拘小节 囚首垢面

不脩边幅的释意
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。亦作“不修边幅”。
不脩边幅的出处
南北朝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序致》:“肆欲轻言,不脩边幅。”《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》:“不脩边幅,谓人不饰仪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