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án
注音:ㄊㄢˊ
部首:
五笔:OOBH
笔画:10
五行:火
结构:左右
unicode:90ef
gbk码:dbb0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丶ノノ丶丶ノノ丶フ丨
郯的基本解释

郯城(Tánchéng),地名,在山东。

郯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古国名 。在今山东省郯城北

郯的释意
郯〈名〉
古国名
郯tán
郯的康熙字典解释

郯【酉集下】【邑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徒甘切《正韻》徒藍切,𠀤音談。國名。《說文》少昊之後所封。《春秋·宣四年》公及齊侯平莒及郯。

《昭十七年》郯子來朝。

邑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郯縣,屬東海郡。

姓。《集韻》郯以國爲氏。通作談。

郯的说文解字解释

郯【卷六】【邑部】

東海縣。帝少昊之後所封。从邑炎聲。徒甘切

说文解字注

(郯)東海縣。東海郡郯、二志同。今山東沂州府郯城縣縣西南百里有故郯城。帝少昊之後所封。前志曰。郯、故國。少昊後。盈姓。按盈卽嬴字。宣四年經曰。公及齊矦平莒及郯。从邑。炎聲。徒甘切。八部。

郯的百科
郯,中国汉字,读作:tán。该字是古国名[Tanstate]。在今山东省郯城北。
郯
郯的英文翻译
name of a small ancient principality which was situated in what is now part of Shantung and Kiangs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