郗的基本解释
-
姓。
-
姓。
春秋周邑名 。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。
郗的介绍
〈名〉
春秋周邑名 。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
郗, 己姓。《说文》云:“ 周邑。” 野王西北。—— 宋· 罗泌《路史》
姓。晋有郗超
郗的释意
郗
春秋周邑名
郗,己姓。《说文》云周邑。”野王西北。--宋·罗泌《路史》
姓。晋有郗超
郗xī姓。
郗的康熙字典解释
郗【酉集下】【邑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廣韻》丑饑切《集韻》抽遲切《韻會》丑脂切,音絺。《說文》周邑也。在河內野王縣。
又姓。《正字通》郗與郄別。黃長睿曰:郄詵,晉大夫郤縠之後。郗鑒,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。姓源旣異,音讀各殊,後世因俗書相混,不復分郄、郗爲二。陸龜蒙詩:一段淸光染郗郞。亦誤讀也。
又《集韻》香依切,音希。骨節閒也。
郗的说文解字解释
郗【卷六】【邑部】
周邑也。在河内。从邑希聲。丑脂切
说文解字注
(郗)周邑也。在河內。左傳隱十一年。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。溫、原、絺、樊、隰郕、欑茅、向、盟、州、陘、隤、懷。杜曰。絺在野王縣西南。按郗者本字。絺者古文假借字也。前志河內郡波縣。孟康云有絺城。後志亦云河內波有絺城。按許但云河內、不云某縣者。有所未審也。从邑。希聲。丑脂切。十五部。
郗的百科
郗为春秋时的周邑名,还是姓氏。郗姓出自姬姓,是黄帝的后裔,以邑名为氏。郗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泌阳、山东金乡、汶上等地,历史名人有东晋大臣郗超、三国时御史大夫郗虑、唐代节度使郗士美、现代秦腔表演艺术家郗德育等。东床快婿之典故就来源于晋朝太傅郗鉴挑选女婿的故事。

以郗结尾的词语
以郗开头的成语
郗的英文翻译
city under the Chou Dyn. a surn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