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guī
注音:ㄍㄨㄟ
部首:
五笔:FFBH
笔画:08
结构:左右
unicode:90bd
gbk码:df9e
笔顺:一丨一一丨一フ丨
邽的基本解释

1.下邽(Xiàguī),古地名,在今陕西渭南。

2.姓。

邽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“下邽”,地名,在陕西

邽的释意
邽guī
邽的康熙字典解释

邽【酉集下】【邑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廣韻》古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涓攜切,𠀤音圭。《廣韻》縣名。《正字通》漢隴西有上邽縣,今爲秦州天水縣,京兆弘農有下邽縣,今屬華州。或謂秦武公伐邽,戎遷其人于下邽,以有上邽,故名下邽。

姓。《史記·仲尼弟子傳》有邽巽。

邽的说文解字解释

邽【卷六】【邑部】

隴西上邽也。从邑圭聲。古畦切

说文解字注

(邽)隴西上邽也。見地理志。郡國志曰。漢陽郡上邽故屬隴西。胡氏三省云。秦本紀。武公伐邽冀戎。初縣之。上邽縣、故邽戎地也。此爲上邽。京兆有下邽。今甘肅秦州州西六十里有故上邽城。从邑。圭聲。古畦切。十六部。

邽的百科
拼音:guī笔画数:8部首:阝五笔86/98:FFBH,郑码:BBY笔顺编号:12112152仓颉:GGNL,四角号码:47127Unicode:CJK统一汉字U+90BD,GBK:DF9姓氏:邽属于小姓。古县名。本邽戎地,在今甘肃天水市。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取其地,置邽县,后改为上邽县。公元前221,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时,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。汉武帝时,置天水郡,上邽是其中一县,区划是今天水市区西南。北魏时因避道武帝珪讳,改名上封;隋大业初复名上邽。处渭水上游,又当陇山外围,汉唐之间为秦陇地区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,晋以后常为秦州治所。唐代安史之乱后地属吐蕃,大中时收复,改为镇。在中国陕西省渭南市。今为下邽镇,“下邽”今写做“下吉”,音读作“ji”。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北部。战国时秦置县,治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。其后屡有废置,元初并入渭南县。西魏时,曾为延寿郡治所。下邽镇为交通要道,自古以来为渭北军事重镇。勤劳智慧的下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。下邽民风淳朴,人才辈出。因唐朝名将张仁愿、大诗人白居易、宋朝名相寇准或出生于此,或在此地生活过,素有“三贤故里”之称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(1898-1992)、原陕西省人大副主任李连壁,也分别出生于下吉西关和见庄村。名胜古迹有慧照寺(晋)、塔(宋)、秦汉下邽县城遗址、景贤书院遗址等。
邽
以邽开头的词语
邽的英文翻译
name of a county in Han dynas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