襁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背婴儿 用的宽带子: ~褓。 
襁的介绍
            - 〈名〉 - (形声。从衣,强声。本义:婴儿的被子或布幅) 
- 同本义 - 襁,负儿衣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- 曾孙虽在襁褓。——《汉书·宣帝纪》 - 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。——《论语》 - 又如:襁抱(同襁褓,背婴儿用的布幅或系带);襁负(以布幅包裹幼儿于背上);襁褓物(指婴儿) 
- 泛指绳索 。 - 如:襁属(像绳索相连般的接连不断) 
- 古代一种捕捉老虎的器械 - 又有设襁胶布制虎法。——方以智《物理小识》 
 
襁的释意
            襁
              (形声。从衣,强声。本义婴儿的被子或布幅)
              同本义
              襁,负儿衣也。--《说文》
              曾孙虽在襁褓。--《汉书·宣帝纪》
              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。--《论语》
              又如襁抱(同襁褓,背婴儿用的布幅或系带);襁负(以布幅包裹幼儿于背上);襁褓物(指婴儿)
              泛指绳索
              古代一种捕捉老虎的器械
              又有设襁胶布制虎法。--方以智《物理小识》
              襁褓
              襁(纇)qiǎng
              ⒈
              ⒉
            襁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襁【申集下】【衣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1画
《唐韻》居兩切《集韻》舉兩切, 音鏹。《玉篇》襁褓,負兒衣也。《論語》則四方之民,襁負其子而至矣。《何晏註》負者以器曰襁。《疏》《博物志》云:襁織縷爲之,廣八寸,長丈二,以約小兒於背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曾孫雖在襁褓,猶坐收繫郡邸獄。《李奇註》襁,絡也,以繒布爲之,絡負小兒。《師古註》卽今小兒繃也。《六書正譌》通作繦,非。襁字从強作。
音鏹。《玉篇》襁褓,負兒衣也。《論語》則四方之民,襁負其子而至矣。《何晏註》負者以器曰襁。《疏》《博物志》云:襁織縷爲之,廣八寸,長丈二,以約小兒於背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曾孫雖在襁褓,猶坐收繫郡邸獄。《李奇註》襁,絡也,以繒布爲之,絡負小兒。《師古註》卽今小兒繃也。《六書正譌》通作繦,非。襁字从強作。
襁的说文解字解释
            襁【卷八】【衣部】
負兒衣。从衣强聲。居兩切
说文解字注
(襁)負兒衣。从衣。強聲。居㒳切。按古繈緥字从糸不从衣。淺人不得其解。而增襁篆於此。叚令許有此字。當與 篆爲類矣。當刪。說詳糸部。
篆爲類矣。當刪。說詳糸部。
襁的古汉语解释
            襁
              qiǎng<名>婴儿的被子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则四方之民~负其子而至矣。”
            襁的百科
            襁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说文》,解释为婴儿的被子或布幅。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襁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swaddling cloth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