蜻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〔~蜓〕昆虫,捕食小飞虫,是益虫。幼虫称“水虿”,生活在水中(有的地区称“蚂螂”),如“~蜓点水”(喻做事肤浅不深入)。 
蜻的介绍
            - 〈名〉 - 蜻蜓 - 海上之人有好蜻者,每居海上,从蜻游,蜻之至者有百数而不止,前后左右尽蜻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精谕》 - 又如:蜻蜓撼石柱(比喻力量小却想动摇大东西,不自量力);蜻蜓吃尾巴(比喻自己吃自己) 
 
蜻的释意
            蜻〈名〉
              蜻蜓
              海上之人有好蜻者,每居海上,从蜻游,蜻之至者有百数而不止,前后左右尽蜻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精谕》
              又如蜻蜓撼石柱(比喻力量小却想动摇大东西,不自量力);蜻蜓吃尾巴(比喻自己吃自己)
              蜻qīng
              蜻jīng 1.见"蜻蛚"﹑"蜻蛚子"。
              蜻jìng 1.见"蜻蜻"。
            蜻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蜻【申集中】【虫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子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咨盈切, 音精。《說文》蜻蛚也。《詩·唐風·蟋蟀疏》一名蜻蛚。《張載詩》俯聞蜻蛚吟。詳蟀字註。
音精。《說文》蜻蛚也。《詩·唐風·蟋蟀疏》一名蜻蛚。《張載詩》俯聞蜻蛚吟。詳蟀字註。
又《集韻》疾正切,音淨。蟬屬。《玉篇》蚻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蟬有文者謂之蜻蜻。《郭註》卽蚻也。詳蚻字註。
又此靜切,音請。慈盈切,音情。義 同。
同。
又《廣韻》倉經切,音靑。蜻蜓蟲。《揚子·方言》蜻蛉謂之蝍蛉。《埤雅》蝍蜓飮露,六足四翼,其翅輕薄如蟬,盡取蚊蝱食之,遇雨卽多好集水上款飛。一名蜻蛉。《古今注》有靑赤黃三種,靑而大者曰靑亭,小而黃者曰胡黎,一曰胡離,小而赤者曰赤卒,一曰絳騶,一名赤衣使者,亦曰赤弁丈人。總曰蜻蛉。《呂氏春秋》海上之人有好蜻者,每朝居海上,從蜻遊蜻之至者數百。《博物志》五月五日埋蜻蜓,頭于西向戸下,埋至三日不食,則化爲靑眞珠。
又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越巂郡蜻蛉。
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蜻蜓縣,上承蜻蛉水。
蜻的说文解字解释
            蜻【卷十三】【虫部】
蜻蛚也。从虫靑聲。子盈切
说文解字注
(蜻)蜻蛚也。从虫。青聲。子盈切。十一部。按蜻蛚二篆當先蜻後蛚。後人倒之。下先蜻蛉則同此蜻。如 蚗同
蚗同 威之
威之 、螟
、螟 同食穀之螟也。
同食穀之螟也。
蜻的谜语
            1.浊水排除清水流(打一字)
            蜻的百科
            蜻蜓海上之人有好蜻者,每居海上,从蜻游,蜻之至者有百数而不止,前后左右尽蜻也。――《吕氏春秋·精谕》又如:蜻蜓撼石柱(比喻力量小却想动摇大东西,不自量力);蜻蜓吃尾巴(比喻自己吃)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蜻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dragonf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