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义同“蔓(wàn)”。用于合成词“蔓延”“蔓草”等。
-
植物成细条状而不能直立的长茎:压~。白薯已经爬~了。
-
〔蔓菁〕即“芜菁”
1. 蔓 [màn]2. 蔓 [mán]3. 蔓 [wàn]
- 蔓 [màn]
〈名〉
(形声。从艸,曼声。本义:藤蔓,草本蔓生植物的枝茎) 同本义
蔓,葛属。——《说文》
青树翠蔓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丹藤翠蔓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蔓广则歧多,歧多则饶子。——《齐民要术·种瓜》
兔丝附蓬麻,引蔓故不长。——杜甫《新婚别》
〈动〉
蔓延;滋长
野有蔓草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野有蔓草》。传:“延也。”
敛蔓于野。——《诗·唐风·葛生》
不蔓不枝。——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无使滋蔓,蔓,难图也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又如:蔓生(蔓延生长);蔓衍(扩展延伸);蔓草(蔓延滋生的草);蔓连(延伸串联);蔓蔓(滋长延伸的样子)
攀引,缠绕 。
如:蔓引(如瓜蔓相互的牵连);蔓蔓(纠缠难察的样子)
〈形〉
杂乱 。
如:蔓说(杂乱没有系统的言论);蔓悴(衰颓杂乱);蔓辞(杂乱繁琐的文字)
另见 mán;wàn
- 蔓 [mán]
另见 màn;wàn
- 蔓 [wàn]
〈名〉
[口]∶蔓生植物的细长不能直立的枝茎 。
如:这棵黄瓜爬蔓了;瓜蔓;压蔓
另见 mán;màn
蔓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1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無販切,音萬。《說文》葛屬。《詩·鄭風》野有蔓草。《傳》蔓,延也。《前漢·禮樂志》蔓蔓曰茂。《註》蔓蔓言其長久。
又《廣韻》瓜蔓。
又姓。《左傳》蔓成然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楚有鬬成然,食采于蔓,曰蔓成然,其後以邑爲氏。
又《集韻》謨官切,音謾。蔓靑,菜也。
又《類篇》莫半切。枝長也。
蔓【卷一】【艸部】
葛屬。从艸曼聲。無販切
说文解字注
(蔓)葛屬也。此專謂葛屬、則知滋蔓字古衹作曼。正如蔓延字多作莚。从艸。曼聲。無販切。十四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