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hān dàn
注音:ㄕㄢ ㄉㄢˋ
部首:
五笔:EYLG
笔画:17
五行:金
结构:左右
unicode:81bb
gbk码:ebfe
部首笔画:4
笔顺:ノフ一一丶一丨フ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
膻的基本解释
[ shān ]

像羊肉的气味:~气。~味。腥~。

[ dàn ]

1.袒露。

2.胸中:~中(a.中医指胸腔中央,心包所在处;b.针灸穴位名,位于前胸部正中)。

膻的释意
(形声。从肉,亶声。本义羊臊气)
同本义。亦泛指臊气
蚊慕羊肉,羊肉膻也。--《庄子·综无鬼》
又如膻气(羊肉的气味);膻根(指羊);膻荤(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。也作荤羶”);膻芗(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);膻腻(腥膻油腻)
类似羊臊气的恶臭
王之嫔御,膻恶而不可亲。--《列子·周穆王》
又如膻腥(荤腥。亦指鱼肉类食物);膻秽(又臭又脏。谓肮脏丑恶)
有膻味的兽肉
膻,肉膻也。诗曰膻裼暴虎。--《说文》
又如膻肉(羊肉);膻食(膻荤。肉类食物);膻根(羊及羊肉的别称)
膻(羶)shān像羊肉那样的气味羊~气。
膻dàn 1.袒露。 2.见"膻中"。
膻的康熙字典解释

膻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19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《唐韻》徒旱切《集韻》蕩旱切,𠀤音袒。《說文》肉膻也。从肉亶聲。詩膻裼暴虎。◎按詩鄭風,今作襢。《集韻》或省作胆。

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尸連切,音羶。《說文》羊臭也。本作羴。或作羶𦏫。《列子·周穆王篇》王之嬪御,膻惡而不可親。

《正字通》音誕。素問,膻中者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王冰曰:在胷中兩乳閒。朱肱曰:心之下有鬲膜,與脊脅周回相著,遮蔽濁氣,所謂膻中也。

膻的说文解字解释

膻【卷四】【肉部】

肉膻也。从肉亶聲。《詩》曰:“膻裼暴虎。”徒旱切

说文解字注

(膻)肉膻也。釋訓、毛傳皆云。襢裼、肉襢也。李巡云。脫衣見體曰肉襢。孫炎云。襢去裼衣。按多作襢、作袒、非正字。膻其正字。素問膻中、謂氣海。从肉。亶聲。徒旱切。十四部。詩曰。膻裼暴虎。鄭風文。今詩作襢、作袒。

膻的百科
形声。从肉,从亶。“肉”与“亶”联合起来表示“肉的天然气味”。本义:羊臊气。同本义。亦泛指臊气类似羊臊气的恶臭。
膻
膻的英文翻译
old variant of 羶; rank odor (of sheep or goats); old variant of 膻; a flock of sheep (or goat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