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huí
注音:ㄕㄨㄟˊ
部首:
五笔:EWYG
笔画:12
结构:左右
unicode:813d
gbk码:c39f
笔顺:ノフ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
脽的基本解释

1.臀部:“厩马多肉尻~圆。”

2.尾椎骨。

脽的释意
脽shuí 1.臀部。 2.丘阜。
脽的康熙字典解释

脽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示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視隹切,𠀤音誰。《說文》𡱂也。《正韻》髖也。《正字通》尻骨也。《博雅》臀謂之脽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連脽尻。《註》臀也。

《韻會》一曰地名,祠后土處。《史記·孝武紀》始立后土祠汾隂脽上。《註》脽者,河東岸特堆堀,長四五里,廣一里餘,高十餘丈。汾隂地堆之上,后土祠在西,脽在巨靈坐處,西流與河合,以特堆象此爲名。師古曰:以形高起,如人尻脽也。一說地本名鄈,音葵,彼鄕人呼如誰,轉爲脽耳,故漢舊儀云:葵上。

《集韻》川佳切,音推。

《五音集韻》職流切,音周。義𠀤同。

脽的说文解字解释

脽【卷四】【肉部】

𡱂也。从肉隹聲。示隹切

说文解字注

(脽)𡱂也。𡱂鍇作尻。非也。東方朔傳曰。臣觀其臿齒牙。樹頰胲。吐脣吻。擢頷頤。結股腳。連脽尻。每句二字皆相爲屬別。師古曰。脽、臀也。本說文也。渾言則𡱂尻爲一。尸部曰。尻、𦞠也。朔傳曰尻益高是也。析言則𡱂統之。尻乃近穢處。今北方俗云溝子是也。連脽尻者、斂足而立之狀。漢武帝紀。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。如淳曰。脽者、河之東岸特堆。魏土地記云。河東郡北八十里有汾陰城。北去汾水三里。城西北隅曰脽丘。詳邑部鄈下。从肉。隹聲。示隹切。十五部。

脽的百科
1、臀部:“厩马多肉尻~圆。”2、尾椎骨。3、小土山。
脽
以脽开头的词语
以脽结尾的词语
脽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