肄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学习:~业。~习(学习)。 
肄的介绍
            - 〈动〉 - 学习;练习 - 兵官皆肄孙吴兵法。——《后汉书》 - 又如:肄业上庠(在京都学堂读书) 
- 检阅,检查 。 - 如:疑仪(古代王者因事举行祭祀,例须预习威仪,谓之“肄仪”) 
 
肄的释意
            肄
              学习;练习
              兵官皆肄孙吴兵法。--《后汉书》
              又如肄业上庠(在京都学堂读书)
              检阅,检查
              肄yì练习,学习以~舟师。讲~之场。~业(在校学习中断,未达到毕业)。
              肄yì
              ①学习;练习;演习。
              ②劳苦。
              ③树木再生的嫩条。引申为馀。
              ④检阅,检查。
              肄sì通"肆"。
            肄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肄【未集中】【聿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羊至切《正韻》以智切, 音易。《廣韻》習也。《左傳·文四年》臣以爲肄業及之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君命,大夫與士肄。《註》肄,習也。君有命,大夫則與士展習其事。
音易。《廣韻》習也。《左傳·文四年》臣以爲肄業及之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君命,大夫與士肄。《註》肄,習也。君有命,大夫則與士展習其事。
又勞也。《詩·衞風》有洸有潰,旣詒我肄。《傳》肄,勞也。
又《小雅》正大夫離居,莫知我肄。
又《廣韻》嫩條也。《博雅》肄,枿也。《詩·周南》遵彼汝墳,伐其條肄。《傳》肄,餘也。斬而復生曰肄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晉國不恤宗周之闕,而夏肄是屏。《註》夏肄杞也。肄,餘也,是斬而復生之餘也。
又水名。《山海經》肄水,出臨晉西南,而東南注海。《註》按卽溱水也。或作肄水。
又與肆通。《禮·玉藻·肆束及帶註》肆讀爲肄。肄,餘也。
肄的古汉语解释
            肄
              yì
              ①<动>练习;学习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作玄武池以~舟师。”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讲~之场。”
              ②<形>劳苦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“莫知我~。”
              ③<名>树木再生的嫩枝。《诗经·周南·汝坟》:“伐其条~。”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悴叶更辉,枯条以~。”
              ④<动>查阅;检查。《汉书·义纵传》:“关吏税~郡国出入关者。”
            肄的百科
            肄:读[yì]。基本解释:学习,练习:~业。~习。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肄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to practice or study (old); to lear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