罃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1.古代盛灯油的壶。 2.古同“罂”。 
罃的介绍
            - 〈名〉 - 同“罂” [small-mouthed jar] - 罃,备长颈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
 
罃的释意
            罃yīng 1.一种长颈汲瓶。 2.引申为泛指各种瓶子。
            罃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罃【未集中】【缶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0画
《廣韻》烏莖切《集韻》於莖切, 音罌。《說文》備火長頸瓶也。《五經文字》與甖同。
音罌。《說文》備火長頸瓶也。《五經文字》與甖同。
罃的说文解字解释
            罃【卷五】【缶部】
備火,長頸缾也。从缶,熒省聲。烏莖切
说文解字注
(罃)備火長頸缾也。左傳襄九年。宋災。具綆缶。備水器。杜曰。缶、汲器也。水器、盆㽉之屬也。是謂汲水貯水之分。師古注五行志則謂缶卽盎也。水器者、罃瓮之屬。引許氏說文解字。罃、備火、今之長頸甁也。按各本無今之二字。備火長頸缾者、備火之汲罋。則長其頸以多盛水。且免傾覆也。其說左傳者、杜爲長。从缶。熒省聲。烏莖切。十一部。按近人謂罌罃一字。依許則劃然二物二字也。罌大罃小。用各不同。方言、廣雅說雖不與許同。而罌罃亦畫爲二。今本廣雅甔㼡之下奪一也字。
罃的百科
            罃,1.古代盛灯油的壶。2.古同“罂”.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罃在中间的词语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以罃结尾的词语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罃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earthen jar with long ne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