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í
注音:ㄔˊ
部首:
五笔:TRHM
笔画:16
五行:木
结构:上下
unicode:7bea
gbk码:f3f8
部首笔画:6
笔顺:ノ一丶ノ一丶ノノ丨一フノ一フノフ
篪的基本解释

古代的竹管乐器,像笛子,有八孔。

篪的释意
(形声。从竹,虒声。本义古时候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)
同本义
泛指吹管乐器
快马健儿,不知老妪吹篪。--《洛阳伽蓝记》
篪(竾、箎)chí
⒈一种竹子~竹。
⒉〈古〉一种竹管乐器吹~。
篪的康熙字典解释

篪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直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陳知切,𠀤音馳。《說文》管樂也。《詩·小雅》伯氏吹壎,仲氏吹篪。《爾雅·釋樂》大篪謂之沂。《郭註》篪,長尺四寸,圍三寸,一孔上出,寸三分,橫吹之。小者尺二寸。《廣雅》云八孔。《疏》鄭司農註《周禮》云篪七孔,蓋不數其上出者,故七也。《世本》蘇成公作篪。《古史》蘇成公善吹篪。《釋名》篪,啼也。聲從孔出,如嬰兒啼聲,春分之音也。

《水經注》君山東北對編山,山多篪竹。《篇海》本作𪛌。《禮記》作竾。亦作筂。

篪的百科
篪是我国古代一种管乐器,也就是所谓的竹埙,是一种低音吹奏乐器。据《周礼·郑玄注》:“篪,如管,六孔”;东晋郭璞注《尔雅》:“篪,以竹为之,长尺四寸,围三寸,一孔上出,寸三分,名翘,横吹之,小者尺二寸“,记载篪为6孔(包括上出孔)、底端封闭的一种横吹竹管乐器。从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两件横吹竹管乐器来看,均与文献所述篪的特征相似,而与笛有异。篪,浑厚、文雅而庄重,是我国古代雅乐主要乐器之一。
篪
以篪结尾的词语
篪在中间的成语
以篪结尾的成语
篪的英文翻译
bamboo flute with 7 or 8 ho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