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的基本解释
-
1.洗:~衣。~纱。
2.唐代规定,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,将每月分为上浣、中浣、下浣。后来借作上旬、中旬、下旬的别称。
浣的介绍
〈动〉
(形声。从水,完声。本义:洗衣服)
同本义
浣,濯衣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——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又如:浣衣(洗衣);浣拭(洗涤擦拭);浣染(洗染)
洗涤,涤除
湔浣肠胃。——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
又如:浣雪(洗刷罪名)
〈名〉
唐代定制,官吏十天一次休息、沐浴,每月分为上浣、中浣、下浣,后来借做上旬、中旬、下旬的别称 [any of the three ten-day divisions of a month]
浣的释意
浣
(形声。从水,完声。本义洗衣服)
同本义
浣,濯衣垢也。--《说文》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--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又如浣衣(洗衣);浣拭(洗涤擦拭);浣染(洗染)
洗涤,涤除
湔浣肠胃。--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
又如浣雪(洗刷罪名)
浣
唐代定制,官吏十天一次休息、沐浴,每月分为上浣、中浣、下浣,后来借做上旬、中旬、下旬的别称
浣熊
一种夜行性食肉类动物(procyon lotor),与熊有亲缘关系,但体型小得多,产于北美的大部分地区,大
浣(澣)huàn
⒈洗涤~衣。~纱。~肠。
⒉唐代规定官吏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叫"浣"。〈引〉每月上旬、中旬、下旬为上~、中~、下~。
浣的康熙字典解释
浣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胡玩切,音換。濯衣垢也。一曰滌也。《史記·萬石君傳》身自浣滌。
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胡管切《集韻》戸管切,音緩。
又古緩切,音管。義同。
又戸版切,音睆。水名,在江夏。《水經注》辱水,出于鳥山,俗謂之秀延水,東流得浣水口。
又江口。《廣輿記》雲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。本作亦作澣。
浣的古汉语解释
浣
huàn
①<动>洗涤。《史记·扁鹊传》:“湔~肠胃,漱涤五藏。”
②<名>唐代规定官吏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叫浣。李白《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》:“复此休~时,闲为畴昔言。”【又】每月上旬、中旬、下旬为上浣、中浣、下浣。
浣的百科
拼音【huàn】笔划:10部首:氵五笔输入法:ipfq;浣(1)澣huàn(2)形声。从水,完声。本义:洗衣服。(3)同本义[wash]浣,濯衣垢也。――《说文》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――王维《山居秋暝》(4)又如:浣衣(洗衣);浣拭(洗涤擦拭);浣染(洗染)。(5)洗涤,涤除[wash;elimite]湔浣肠胃。――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(6)又如:浣雪(洗刷罪名)(7)姓氏浣姓是属于我国比较稀有的姓氏的一个,读音:huàn,浣姓大都来自于湖南长沙,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有个叫浣家坪的地方,在此地浣姓者众多。(8)唐代定制,官吏十天一次休息、沐浴,每月分为上浣、中浣、下浣,后来借作上旬、中旬、下旬的别称。[anyofthethreeten-daydivisionsofamonth]

以浣开头的成语
浣的英文翻译
Taiwan pr.; any of three 10-day division of the month (during Tang dynasty); to wash; to rinse; variant of 浣; also p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