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 1.和睦;相互协调一致:融~。意见不~。 2.商量;接洽:~借。~妥。面~。 3.广博;周遍:博识~闻。 
- 〈动〉 - (形声。从水,合声。本义:沾湿,浸润) 
- 同本义 - 洽,沾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- 仁洽道丰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 -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。——《汉书·终军传》 - 内洽五藏。——《淮南子·要略》 - 又如:洽濡(沾湿,滋润);洽润(润泽);洽衿(沾湿衣襟) 
- 合,符合 - 以洽百礼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载芟》 -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。——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 - 又如:洽愿(称心如愿);洽意(合意;中意);洽悉(与事切合而详尽) 
- 商量,协商意见 。 - 如:洽办;面洽;洽商 
- 假借为“给”。供应 - 不洽而爟之,使客无得以助攻备。——《商君书·兵守》 
 - 〈形〉 - 周遍;广博 - 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。——班固《西都赋》。注:“洽,遍也。” - 又如:洽化(普遍受到薰陶教化);恰闻(见识广博);洽人(学识渊博的人);洽客(广见博闻者);洽浃(广博;周遍) 
- 和谐;融洽 - 洽比其邻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 - 民之洽也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板》 - 又如:洽平(太平盛世,四方融洽);洽同(协和统一);洽和(和睦); 洽悦(和睦欢乐) 
 
洽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6画
《唐韻》侯夾切《集韻》轄夾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夾切, 音狹。和也,合也。《詩·小雅》洽比其鄰。
音狹。和也,合也。《詩·小雅》洽比其鄰。
又霑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好生之德,洽于民心。《正義》洽,謂沾漬優渥,洽于民心,言潤澤多也。
又《後漢·杜林傳》京師士大夫咸推其博洽。《註》洽,徧也。
又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未曰協洽。
又《集韻》葛合切,音閤。水名。亦作郃。《詩·大雅》在洽之陽。
又《韻補》叶胡急切,音覡。《傅遐皇初頌》歌九功,舞八佾,鴻澤普,皇恩洽。
又叶胡頰切,音協。《顏延之·赭白馬賦》武義粵其肅陳,文敎迄巳優洽。泰階之平可升,興王之軌可接。
洽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霑也。从水合聲。矦夾切
说文解字注
(洽)霑也。大雅。民之洽矣。傳曰。洽、合也。此謂毛詩假洽爲合也。釋詁曰。郃、合也。郃卽洽。毛詩在洽之陽、稱引者多作在郃之陽是也。从水。合聲。矦夾切。七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