枏的基本解释
-
同“楠”。
枏的康熙字典解释
枏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4画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那含切,音南。《說文》木名。梅也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江南出枏梓。《山海經》虖勺之山,其木多梓枏。《任昉·述異記》黃金山有枏木,一年東榮西枯,一年西榮東枯,張華謂之交讓木。
又《爾雅·釋木》梅,枏。《郭註》似杏而酢。《陸疏廣要》《爾雅》之梅枏,乃似豫章者,古稱楩楠豫章,景純不得以似杏實酢解之。
又《廣韻》汝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如占切《正韻》而占切,冉平聲。
又《廣韻》而琰切,音冉。義同。或作柟。俗作楠,非。
枏的说文解字解释
枏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梅也。从木冄聲。汝閻切
说文解字注
(枏)梅也。從木。冄聲。汝閻切。七部。
枏的百科
枏拼音:nán部首:木,部外笔画:4,总笔画:8五笔86&98:SMFG仓颉:DBMM笔顺编号:12342511四角号码:47950UniCode:CJK统一汉字U+678F郑码:FLBD,U:678F,GBK:968F笔画数:8,部首:木,笔顺编号:12342511基本字义●枏nánㄋㄢˊ◎同“楠”。枏国音南,也写作冉、那,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之封国。后世有以枏、耽二字形近字同,而将枏、沈二国混淆者。《史记·管蔡世家》曰:"武王以克殷纣,平天下,封功臣昆弟。……康叔封,冉季载皆少,未得封。"周公平三监之乱后,才封季载于冉。又因其有善行而被周公推荐到王室担任司空,以帮助成王治理天下。聃国地望一般推测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一带。《国语·周语》曰:"聃由郑姬。"讲聃国的灭亡是由于娶了郑姬,可见聃郑二国同姓通婚。《春秋左传注》"僖公二十四年"杨伯峻注引江永《春秋地理考实》,沈家本《史记琐言》等书,谓聃在开封境,与郑为邻,鲁桓公或鲁庄公时亡于郑国。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记有楚人伐郑,囚郑聃伯之事。是此前聃国已为郑之附庸。

以枏结尾的词语
枏的英文翻译
variant of 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