杆的基本解释
-
1.器物上较细长的棍状物。有的实心,有的中空:秤~儿。钢笔~儿。
2.量词。用于有杆的器 物:一~枪。
-
杆子,用木头等制成的派一定用场的细长的东西:旗~。电线~。
杆的介绍
- 杆 [gān]
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干声( gàn)。本义:木名。即“檀木”。一说为柘树) 杆子 。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。
如:旗杆;电线杆;桅杆
另见 gǎn
- 杆 [gǎn]
〈名〉
杆子,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[the shaft or arm of sth.]。
如:笔杆;秤杆;杆棒(棍棒);杆儿上(民间秘密组织的代称)
作杠杆、把手或支承用的狭长的、通常有相当硬度的木条 。
如:保险杆
兵器,盾牌
杆,古作干,俗加木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〈量〉
——用于有杆的器物。
如:一杆枪;一杆秤
另见 gān
杆的释意
杆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干声。本义木名。即檀木”。一说为柘树) 杆子
杆
杆子,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
作杠杆、把手或支承用的狭长的、通常有相当硬度的木条
兵器,盾牌
杆,古作干,俗加木。--《正字通》
杆
--用于有杆的器物。如一杆枪;一杆秤
杆gān较长的棍子旗~。电线~。
杆(梪)gǎn
⒈细长的条状物秤~儿。笔~儿。枪~子。
⒉量词。支两~枪。三~钢笔。四~钓鱼竿。
杆gàn 1.木名。柘木。
杆的康熙字典解释
杆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3画
《唐韻》古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案切,音幹。木名。《玉篇》檀木也。《類篇》柘也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安切《正韻》居寒切,音干。僵木也。
又木梃也。《前漢·尹賞傳》被鎧杆。《劉敞曰》杆,盾也。俗作欄杆杆字。(桿)《篇海》侯幹切,音汗。木也。《正字通》俗杆字。
杆的说文解字解释
竿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竹梃也。从竹干聲。古寒切
说文解字注
(竿)竹梃也。木部曰。梃、一枚也。按挺之言挺也。謂直也。衞風曰。籊籊竹竿。引伸之木直者亦曰竿。凡干旄、干旟、干旌皆竿之假借。又莊子竿牘卽牘也。从竹。干聲。古寒切。十四部。

杆在中间的词语
杆的英文翻译
lever; pole; classifier for long objects such as guns; CL:条,根; sti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