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 1.聚合;聚拢:~口呼。 2.用簸箕等把散碎的东西收集起来:~了一簸箕土。 3.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:~药。~了点儿盐。 4.摘取(要点):~要。 5.吃:我请你上馆子~一顿。 6.容量单位。10撮等于1勺。1市撮合1毫升。 7.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:一~盐。一~芝麻。b)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:一小~坏人。 
-  用于成丛的毛发:一~胡子。 
- 撮 [cuō]
- 〈动〉 - (形声。从手,最声。本义:用手指抓取粒状物) 
- 用三指取物;抓取 - 撮,四圭也,一曰两指撮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- 量多少者不失圭撮。——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 - 鸱鸺夜撮蚤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 - 又如:撮一点儿盐;撮药(抓药);撮土(抓一把土);撮拾(撮取);撮台子(拾掇桌子) 
- 把聚拢的东西用簸箕等物铲起 。 - 如:撮走一簸箕土 
- 拉拢 [draw sb.over to one's side]。 - 如:撮补(从中帮助) 
- 玩弄 。 - 如:撮戏(玩把戏);撮哄(起哄);撮空(戏弄虚假) 
- 簇拥 。 - 如:撮拥(簇拥) 
- 摘要,摘取 。 - 如:撮文(摘取文句;咬文嚼字);撮录(采录;摘录);撮略(摘取,摘引);撮述(摘要叙述);撮取(摘取) 
- 聚合;聚拢 - 撮冀州之众。—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 - 我这里正项钱粮,兀自起解不足,东那西撮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
- 提,拎 
 - 〈量〉 - 容量单位,等于一升的千分之一——用于可用手或工具撮取的粉粒状物 - 量之所起起于粟。六粟为一圭,十圭为一撮,十撮为一抄,十抄为一勺,十勺为一合,十合为一升,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斛。——《孙子算经·上》 
- 食指与姆指间能撮起的量 。 - 如:一撮儿;一撮食盐;撮土焚香(撮土为香。撮土代替香炉,焚香敬神佛);撮土(一撮泥土) 
 
- 撮 [zuǒ]
- 〈量〉 - 用于成丛的毛发或野草等 。 - 如:一撮儿毛;剃去一卷,留下一撮 
- 另见 cuō 
 
撮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2画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倉括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麤括切, 竄入聲。《說文》四圭也。一曰兩指撮也。《玉篇》三指取也。《釋名》撮,卒也,謂暫卒取之也。《增韻》蹙聚而捎取之也。《禮·中庸》今夫地一撮土之多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量多少者,不失圭撮。《註》四圭曰撮,三指撮之也,六十四黍爲圭。
竄入聲。《說文》四圭也。一曰兩指撮也。《玉篇》三指取也。《釋名》撮,卒也,謂暫卒取之也。《增韻》蹙聚而捎取之也。《禮·中庸》今夫地一撮土之多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量多少者,不失圭撮。《註》四圭曰撮,三指撮之也,六十四黍爲圭。
又《司馬遷傳》撮名法之要。《註》撮,摠取也。
又《詩·小雅》臺笠緇撮。《傳》緇布冠也。《疏》小撮持其髻而已,制小,故言撮。音七活反。
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子括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宗括切, 鑽入聲。挽也。
鑽入聲。挽也。
又《集韻》祖外切,音最。《莊子·人閒世》支離疏者,會撮指天。《註》頂椎也。會音活,向秀讀。
又祖官切,音鑽。乗載器也。《尸子》行險以撮。
又租悅切,音蕝。義同。
又初買切,釵上聲。亦指取物也。一曰搦也。本从曰从取。
撮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四圭也。一曰兩指撮也。从手最聲。倉括切
说文解字注
(撮)四圭也。漢律厤志曰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。孟康曰。六十四黍爲圭。按廣韵圭下云。孟子曰六十四黍爲一圭。十圭爲一合。孟子卽孟康。經典釋文序錄有孟子注老子二卷。或曰孟康也。康字公休。孫子筭經。六粟爲一圭。十圭爲一撮。十撮爲一抄。十抄爲一勺。十勺爲一合。說與孟異。本艸序例曰。凡散藥有云刀圭者。十分方寸匕之一。准如梧桐子大也。一撮者、四刀圭也。十撮爲一勺。十勺爲一合。此葢醫家用四圭爲撮之說。可相發明。从手。最聲。倉?切。十五部。亦二指撮也。大徐作一曰兩指撮也。按許此別爲一義。而應仲遠注漢云。圭、自然之形。陰陽之始。四圭曰撮。三指撮之也。不說是二義。三指所撖爲四圭。則四圭甚少。殆卽孫子所謂六粟爲圭乎。二十四粟、三指可撮也。小徐本作二指。二疑三之誤。大徐本又改爲兩耳。圭者、瑞玉。上圜下方。故應云自然之形。陰陽之始易之數、陰變於六。故六粟曰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