撚的基本解释
-
1.同“捻1”。
2.践踏:“前后不相~,左右不相干”。
3.古同“撵”,驱逐。
撚的介绍
〈动〉
执,持取
成济撚戟直奔辇前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如:撚须(捋须);撚眉(手捻眉毛);撚梢子(摇小鼓);撚钱(用手撚钱旋转的一种游戏);撚弄(抚玩)
揉搓;搓捻 。
如:撚粉(搓面粉或米粉)
蹂,践踏
前后不相撚,左右不相干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
按 。
如:撚指(弹指)
〈名〉
揉搓而成的卷儿 [things twisted into a long,slender form]。
如:撚子(用纸搓成的小卷儿或用线织成的带状物)
撚的康熙字典解释
撚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2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乃殄切,音涊。讀若年上聲。《說文》執也。《廣韻》以手撚物也。《白居易·琵琶行》輕攏慢撚撥復挑。
又《說文》一曰蹂也。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前後不相撚,左右不相干。
又從也。《汲冢周書》後動撚之。
又《揚子·方言》撚未續也。或作捵。《正字通》撚有平上二音。
撚的说文解字解释
撚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執也。从手然聲。一曰蹂也。乃殄切
说文解字注
(撚)也。執者、捕罪人也。引申爲凡持取之偁。廣韵曰。撚者、以手撚物也。从手。然聲。乃殄切。十四部。一曰厹也。蹂者、獸足蹂地也。

以撚结尾的成语
撚的英文翻译
to play tricks on or toy with; delicate; exquisite (Cantones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