捒的基本解释
-
1.装束。
2.古同“束”,束缚。
-
古同“竦”。
-
〔搂~〕取。
捒的康熙字典解释
捒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筍勇切,同竦。敬也。一曰上也。
又動也。本作。
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所據切,音疏。裝也。
又《唐韻》色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雙遇切,音數。
又《集韻》舂遇切,輸去聲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輸玉切。與束同。縛也。
又《集韻》先侯切,漱平聲。取也。與摗同。
捒的说文解字解释
束【卷六】【束部】
縛也。从囗木。凡束之屬皆从束。書玉切
说文解字注
(束)縛也。糸部曰。縛、束也。是爲轉注。襍記曰。納幣一束。束五兩。兩五尋。从囗木。囗音韋、回也。詩言束薪、束楚、束蒲、皆囗木也。書玉切。三部。凡束之屬皆从束。
捒的百科
客家话:[梅州腔]sung3[海陆丰腔]sung3suk7[客英字典]sung3suk7[台湾四县腔]sung3suk7

捒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