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éng
注音:ㄔㄥˊ
部首:
五笔:TGHN
笔画:12
五行:金
结构:上下
unicode:60e9
gbk码:b3cd
部首笔画:4
繁体:
笔顺:ノノ丨一丨一丨一丶フ丶丶
惩的基本解释

1.处罚:~罚。~一儆百。~恶扬善。

2.警戒:~前毖后。

惩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心,征声。本义:警戒;鉴戒)

  2. 同本义

    惩,戒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    惩,恐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则民有所惩。——《礼记·表记》

    不惩其心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
    又如:惩毖(受创于前,当戒慎于后);惩纠(告戒督察);惩示(警告)

  3. 处罚

    惩恶而劝善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四年》

    惩肆而去贪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三十一年》

    又如:惩劝(责罚与奖赏);惩恶劝善(贬斥坏人,奖励好人);惩创(惩戒;警惕)

  4. 改定

    变律改经,一皆惩革。——陆倕《新刻漏铭》

  5. 克制;制止 。

    如:惩忿(克制忿怒)

惩的释意
(形声。从心,征声。本义警戒;鉴戒)
同本义
惩,戒也。--《玉篇》
惩,恐也。--《广雅》
则民有所惩。--《礼记·表记》
不惩其心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又如惩毖(受创于前,当戒慎于后);惩纠(告戒督察);惩示(警告)
处罚
惩恶而劝善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四年》
惩肆而去贪。--《左传·成公三十一年》
又如惩劝(责罚与奖赏);惩恶劝善(贬斥坏人,奖励好人);惩创(惩戒;警惕)
改定
变律改经,一皆惩革。--陆倕《新刻漏铭》
克制;制止
惩 chéng
①处罚~处。
②警戒~前毖后。
【惩恶劝善】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
【惩戒】通过惩罚来达到警戒的目的。
【惩前毖后】以过去的教训为警戒,谨防以后重犯错误。毖使谨慎。
惩(懲)chéng
⒈警戒~前毖后。
⒉责罚,处罚~罚。~办。严~。
惩的康熙字典解释

懲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9画,部外筆画:15画

《唐韻》直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持陵切,𠀤音澄。《說文》㣻也。从心徵聲。通作徵。

叶仲良切,音長。《屈原·離騷》民生各有所樂兮,余獨好修以爲常。雖體解吾猶未變兮,非余心之可懲。

惩的说文解字解释

惩【卷十】【心部】

㣻也。从心徵聲。直陵切

说文解字注

(懲)㣻也。二篆爲轉注。古亦叚徵爲懲。从心。徵聲。直陵切。六部。

惩的古汉语解释
chéng
①<动>警惕;警戒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是立法以警其余,且~后也。”
②<动>悔恨;改悔。《国殇》:“首身离兮心不~。”
③<动>惩罚;惩处。《左传·成公十四年》:“~恶而劝善。”
④<动>苦于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~北山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”【惩羹吹齑】齑,切成细末的冷食肉菜。言人曾被热羹烫过,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。比喻戒惧过甚或矫枉过正。【惩创】惩戒;警戒。《尚书·吕刑》:“罚惩非死,人极于病~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圣人之制刑罚,所以~罪过,非要使人死也。”【惩戒】1.引以为戒。班固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~亡秦孤立之败,于是剖裂疆土,立二等之爵。”2.惩治以示警戒。蔡邕《故太尉乔公庙碑》:“禁锢终身,没入财赂非法之物,以充帑藏,~群下。”【惩劝】1.惩恶劝善。范晔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信赏罚以验~,纠游戏以杜奸邪。”2.赏罚。《晋书·应詹传》:“~必行,故历世长久。”【惩艾】惩治,惩戒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君侯为汉相,奸吏成其私,然无所~。”【惩忿窒欲】克制愤怒,遏止情欲。
惩的百科
惩的基本字义:1.处罚:~一警百,~恶扬善,严~不贷。2.警戒:~前毖后
惩
惩在中间的词语
惩的近义词
惩的反义词
惩的英文翻译
to reprimand; to punish; to war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