埴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黏土。 
埴的介绍
            - 〈名〉 - 细腻的黄粘土 - 埴,黏土也。从土,直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- 厥土赤埴坟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 - 博埴之工二。——《考工记》 - 我善治埴。——《庄子·马蹄》 - 若玺之抑埴。——《淮南子·齐俗》 - 桴木负埴,载流于。——《湘源二妃庙碑》 
- 土地 - 埴索涂,冥行而己矣。——《法言·修身》 
 
埴的释意
            埴
              细腻的黄粘土
              埴,黏土也。从土,直声。--《说文》
              厥土赤埴坟。--《书·禹贡》
              博埴之工二。--《考工记》
              我善治埴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              若玺之抑埴。--《淮南子·齐俗》
              桴木负埴,载流于。--《湘源二妃庙碑》
              土地
              埴索涂,冥行而己矣。--《法言·修身》
              埴zhí粘土,制作陶器用的粘土。
            埴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埴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8画
《廣韻》常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丞職切, 音寔。《說文》黏土也。《書·禹貢》厥土赤埴墳。
音寔。《說文》黏土也。《書·禹貢》厥土赤埴墳。
又陶旊之工謂之摶埴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摶埴之工。《莊子·馬蹄篇》陶者曰:我善爲埴。
又瞽者以杖擿地而後行,謂之擿埴。《揚子·修身篇》擿埴索塗,冥行而已。或作
 。
。
又《類篇》質力切。埴 同。
同。
埴的说文解字解释
            埴【卷十三】【土部】
黏土也。从土直聲。常職切
说文解字注
(埴)黏土也。禹貢。厥土赤埴墳。周禮草人埴壚。攷工記。搏埴之工。孔傳、鄭注皆曰。埴、黏土也。釋名。土黃而細密曰埴。埴、膱也。黏昵如脂之膱也。按禹貢埴字、鄭本作戠而讀爲熾。熾、赤皃也。見禹貢音義及蜀都賦丹沙赩熾李注。又太平御覽三十七引東晉會稽謝沈古文尙書注。徐州土赤戠墳。戠音志。又禹貢正義曰。戠埴音義同。埴爲黏土。故土黏曰戠。葢孔本本亦作戠。惟孔釋戠爲黏土。鄭易戠爲熾。釋爲赤皃。見經文赤戠連讀爲異耳。據釋文則韋昭所注漢地理志亦作戠。而今漢書作埴。晉書成公綏天地賦云。海岱赤 。華梁靑黎。何超音義
。華梁靑黎。何超音義 尺志反。此又戠之加土㫄者也。戠
尺志反。此又戠之加土㫄者也。戠 ?皆埴之異字。从土。直聲。常職切。一部。按廣韵常職昌志二切。今江浙俗語皆用昌志一切。
?皆埴之異字。从土。直聲。常職切。一部。按廣韵常職昌志二切。今江浙俗語皆用昌志一切。
埴的古汉语解释
            埴
              zhí<名>制作陶器用的黏土。《管子·任法》:“犹~在埏也。”
            埴的百科
            埴,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说文》,解释为细腻的黄粘土。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以埴结尾的成语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埴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soil with large clay cont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