圹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1.墓穴:~穴。打~。 2.原野。 
圹的介绍
            - 〈名〉 - (形声。从土,广声。本义:墓穴) 
- 同本义 - 圹,堑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- 入圹。——《周礼·方相氏》。注:“穿地中也。” - 望其圹皋如也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。注:“丘垅。” - 若从柩,及圹,皆执绋。——《礼记·夏官·方相氏》 - 又如:圹穴(墓穴);圹兆(墓穴的范围) 
- 原野 - 兽之走圹也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上》 - 以处圹埌之野。——《庄子·应帝王》。崔注:“犹旷荡也。” - 又如:圹野(原野);圹埌(原野空旷的样子) 
 - 〈动〉 - 通“旷”。荒废 - 敬谋无圹,敬事无圹,敬吏无圹,敬众无圹,敬敌无圹,夫是之谓五无圹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 - 五世圹僚,自我节候。——《汉书·韦玄成传》 - 不失天时,毋圹地利。——《管子·七法》 
 
圹的释意
            圹
              (形声。从土,广声。本义墓穴)
              同本义
              圹,堑穴也。--《说文》
              入圹。--《周礼·方相氏》。注穿地中也。”
              望其圹皋如也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。注丘垅。”
              若从柩,及圹,皆执绋。--《礼记·夏官·方相氏》
              又如圹穴(墓穴);圹兆(墓穴的范围)
              原野
              兽之走圹也。--《孟子·离娄上》
              以处圹埌之野。--《庄子·应帝王》。崔注犹旷荡也。”
              又如圹野(原野);圹埌(原野空旷的样子)
              圹
              通旷”。荒废
              敬谋无圹,敬事无圹,敬吏无圹,敬众无圹,敬敌无圹,夫是之
              圹(壙)kuàng
              ⒈墓穴。
              ⒉圹野,野外。
              ⒊〈古〉通"旷"。荒废,历时久远。
              ⒋
            圹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壙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5画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 苦晃切,音懭。竁也,墓穴也。《禮·檀弓》弔于葬者必執引,若從柩及壙,皆執紼。
苦晃切,音懭。竁也,墓穴也。《禮·檀弓》弔于葬者必執引,若從柩及壙,皆執紼。
又壙埌,原野空廓貌。《賈誼·新書》天下壙壙,一人有之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 苦謗切。同曠。廣
苦謗切。同曠。廣 懬曠壙古通。
懬曠壙古通。
圹的说文解字解释
            壙【卷十三】【土部】
塹穴也。一曰大也。从土廣聲。苦謗切
说文解字注
(壙)塹穴也。謂塹地爲穴也。墓穴也。周禮方相氏。及墓入壙。以戈擊四隅。鄭曰。壙、穿地中也。从土。廣聲。苦謗切。十部。一曰大也。孟子曰。水之就下。獸之走壙。
圹的古汉语解释
            圹
              kuàng
              ①<名>墓穴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“吊于丧者必执引,若从柩,及~,皆执绋。”
              ②<名>旷野;野外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兽之走~也。”
              ③<动>通“旷”,荒废。《荀子·孝武李夫人传》:“托沉阴以~久兮。”
            圹的百科
            圹kuàng拼音:kuàng,注音:ㄎㄨㄤˋ部首:土,部外笔画:3,总笔画:6五笔86:FYT,五笔98:FOT,仓颉:GI,郑码:BTG笔顺读写:横竖横捺横撇,四角号码:40100,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圹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to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