嗾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1.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。 2.唆使。 
嗾的介绍
            - 〈动〉 - (形声。从口,族声。本义:使狗;发出使狗咬人的声音) 
- 同本义 - 公嗾夫獒焉——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 - 嗾犬狺狺相索索,舐掌偏宜佩兰客。——唐· 李贺《公无出门》 
- 教唆,指使 - 豪嗾家奴乱捶之…——《聊斋志异》 
- 泛指使唤;呼之使行 - 那只白鹅,见地下有血,各处流动,就来吃血,穿珠人把鹅嗾去,不久又复走来。——沈从文《月下小景》 
 
嗾的释意
            嗾
              (形声。从口,族声。本义使狗;发出使狗咬人的声音)
              同本义
              公嗾夫獒焉--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              嗾犬狺狺相索索,舐掌偏宜佩兰客。--唐·李贺《公无出门》
              教唆,指使
              豪嗾家奴乱捶之…--《聊斋志异》
              泛指使唤;呼之使行
              那只白鹅,见地下有血,各处流动,就来吃血,穿珠人把鹅嗾去,不久又复走来。--沈从文《月下小景》
              嗾使
              观音坡那回事他其实没有嗾使别人去干,完全是那此侉子好管闲是闲非。--张天翼《清明
              嗾sǒu
              ⒈用嘴发出声音,驱使狗活动。
              ⒉怂恿,教唆指使~使。
            嗾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嗾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1画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 蘇后切,音叟。《說文》使犬聲。《玉篇》《方言》秦晉冀隴謂使大曰嗾。《左傳·宣二年》公嗾夫獒焉。《疏》服虔云:嗾,㖩也。《釋文》嗾,素口反。服本作㖩。《廣韻》同
蘇后切,音叟。《說文》使犬聲。《玉篇》《方言》秦晉冀隴謂使大曰嗾。《左傳·宣二年》公嗾夫獒焉。《疏》服虔云:嗾,㖩也。《釋文》嗾,素口反。服本作㖩。《廣韻》同 。
。
又《唐韻》蘇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奏切, 音漱。或作族。
音漱。或作族。
又《廣韻》倉奏切《集韻》千 切,
切, 音湊。或作
音湊。或作 。
。
又《集韻》蘇臥切,音䐝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 先侯切,音摗。或作
先侯切,音摗。或作 〈氵造〉。
〈氵造〉。
又《集韻》作木切,音鏃。或作 ,義
,義 同。
同。
嗾的说文解字解释
            嗾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使犬聲。从口族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公嗾夫獒。”穌奏切
说文解字注
(嗾)使犬聲。見左傳宣二年。使犬者、作之噬也。方言曰。秦晉之西鄙自冀隴而西使犬曰哨。郭音騷。哨與嗾一聲之轉。公羊疏云。今呼犬謂之屬。从口。族聲。穌奏切。三部。釋文素口反。春秋傳曰。公嗾夫獒。按嗾服本作取。云取嗾也。嗾夫獒。使之噬盾也。今本釋文、正義皆譌亂。取誤爲㖩。
嗾的古汉语解释
            嗾
              sǒu
              ①<动>用嘴发出声音驱使狗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公~夫獒焉。”
              ②<动>怂恿,唆使别人。查继佐《徐光启传》:“~台臣论劾。”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以嗾开头的词语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嗾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to urge on; inci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