傖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1.粗俗;鄙陋。 2.引申指卑劣,下賤。 3.魏·晉以來,江東對楚人的蔑稱。 4.晉·南北朝時,南人對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稱。 5.泛指粗鄙之人。 6.怯懦。 1.7.見“傖儜”。 2.1.雜亂貌。 3.粗野貌;粗惡貌。 
-  難看;不體面;丟臉。 
傖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傖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10画
《廣韻》助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鋤庚切《正韻》士庚切, 音䚘。鄙賤之稱也。《晉陽秋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,陸機呼左思爲傖父,宋孝武比擬羣臣,目王玄謨爲老傖。《韓愈詩》無端逐饑傖。
音䚘。鄙賤之稱也。《晉陽秋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,陸機呼左思爲傖父,宋孝武比擬羣臣,目王玄謨爲老傖。《韓愈詩》無端逐饑傖。
又《集韻》千岡切,音倉。傖囊,亂貌。
 
              傖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vulgar person, country m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