倮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同“裸”。 
倮的介绍
            - 〈形〉 - 赤体 - 倮,袒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作倮。 - 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曾子天圆》。注:“倮匈,谓无毛羽与鳞介也。” - 又如:倮儿(旧称无羽无鳞甲、蔽身的动物为“裸虫”。又指人);倮身(裸体);倮袒(裸露上身);倮体(裸体) 
 
倮的释意
            倮
              赤体
              倮,袒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倮。
              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。--《大戴礼记·曾子天圆》。注倮匈,谓无毛羽与鳞介也。”
              又如倮儿(旧称无羽无鳞甲、蔽身的动物为裸虫”。又指人);倮身(裸体);倮袒(裸露上身);倮体(裸体)
              倮luǒ赤体。
            倮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倮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8画
《集韻》魯果切,音臝。《正韻》赤體也。《禮·月令》中央土,其蟲倮。《註》人爲倮蟲之長。
又國名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西方之倮國,鳥獸弗辟,無爲一也。亦作臝躶裸果 。
。
又《正韻》古火切,音果。韰倮,狹隘也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風俗以韰倮爲嫿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 戸瓦切,華上聲。赤袒也。
戸瓦切,華上聲。赤袒也。
倮的百科
            形声。字从人从果,果亦声。“果”本指“果实”、“瓜果”,转义指“成年男女身上类似瓜果的肉体组织(如女性的双乳,男性的阴茎和阴囊)”。“人”与“果”联合起来表示“性器官未用遮羞布遮盖的人”。本义:成年人的身体一丝不挂。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倮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bare, naked, uncover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