俟的基本解释
            -  等待:~机出击。一~安排停当,即行起程。 
-  见〔万(mò)俟〕 
俟的介绍
            - 俟 [qí]
- ——“万俟”( Mòqí):复姓 
- 另见 sì 
 
- 俟 [sì]
- 〈形〉 - (形声。从人,矣声。本义:大) 同本义 - 俟,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- 儷儷俟俟,或群或友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吉日》 
 - 〈动〉 - 等待 - 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静女》 - 俟于门外。——《仪礼·士昏礼》 - 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 -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 - 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- 又如:俟命(等待命令);俟吉(等待吉日);俟候(等待;等候);俟时(等待时机);俟望(等待盼望);俟嗣(等待继位);俟河之清(等待黄河水清,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) 
- 另见 qí 
 
俟的释意
            俟
              (形声。从人,矣声。本义大) 同本义
              俟,大也。--《说文》
              儷儷俟俟,或群或友。--《诗·小雅·吉日》
              俟
              等待
              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--《诗·邶风·静女》
              俟于门外。--《仪礼·士昏礼》
              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             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              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              又如俟命(等待命令);俟吉(等待吉日);俟候(等待;等候);俟时(等待时机);俟望(等待盼望);俟嗣(等待继位);俟河之清(等待黄河水清,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)
              俟qí
              ⒈
              俟(竢)sì
              ⒈等待~机行事。
            俟的康熙字典解释
            俟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 牀史切,音仕。待也。《禮·玉藻》在官不俟屨,在外不俟車。
牀史切,音仕。待也。《禮·玉藻》在官不俟屨,在外不俟車。
又俟俟,衆多徐行貌。《詩·小雅》儦儦俟俟。《註》趨則儦儦,行則俟俟。言獸之多也。
又姓。《風俗通》有俟子。
又《集韻》渠之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 音奇。万俟,複姓。
音奇。万俟,複姓。
又《後周書異域傳》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。
又叶于紀切,音矣。《詩·鄘風》人而無止,不死何俟。叶上齒。
俟的说文解字解释
            俟【卷八】【人部】
大也。从人矣聲。《詩》曰:“伾伾俟俟。”牀史切
说文解字注
(俟)大也。此俟之本義也。自經傳假爲竢字。而俟之本義廢矣。立部曰。竢、待也。廢竢而用俟。則竢俟爲古今字矣。从人。矣聲。牀史切。一部。詩曰。伾伾俟俟。小雅吉日文。今毛詩作儦儦俟俟。傳曰。趨則儦儦。行則俟俟。按西京賦李善注、馬融傳太子賢注皆引韓詩駓駓騃騃。善引薛君韓詩章句曰。趨曰駓。行曰騃。疑今毛傳非舊。或用韓改毛也。駉傳曰。伾伾、有力也。許從之。當是吉日傳有俟俟大也之文。而許從之。
俟的古汉语解释
            俟
              sì<动>等待。《登楼赋》:“惟日月之逾迈兮,~河清其未极。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~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”
            俟的百科
            中国汉字的一个。读音有qí,sì两种,基本意思为等待或是姓。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俟在中间的成语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俟的英文翻译
            wait for, wait until, as soon a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