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jiē gān ér qǐ
拼音:jiē gān ér qǐ
注音:ㄐ一ㄝ ㄍㄢ ㄦˊ ㄑ一ˇ
包含揭竿而起的词
揭竿而起的基本释意
-
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 后用“揭竿而起”泛指人民起义。
揭竿而起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揭:高举;竿:竹竿,代旗帜。砍了树干当武器,举起竹竿当旗帜,进行反抗。指人民起义。
- 【出自】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
- 【示例】:一时各路人马,~,不分昼夜,兼水路纷纷入鄂。
◎白先勇《梁父吟》 -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揭竿而起的词语解释
揭竿而起[ jiē gān ér qǐ ]
⒈ 揭:高举起。竿:旗竿,代旗帜。原形容秦末陈胜、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,后即指武装起义。
英raise the standard of revolt; rise in rebellion; start a mutiny(revolt);
揭竿而起的国语辞典
揭竿而起[ jiē gān ér qǐ ]
⒈ 本指秦末陈胜、吴广仓促起义,反抗暴秦的史事。见《史记·卷四八·陈涉世家》。后比喻起义举事。
引《清史稿·卷四三九·戴鸿慈传》:「俄灭波兰而用严法以禁其语言,今揭竿而起要求权利者,即波兰人也。」
揭竿而起的释意
揭:高举;竿:竹竿,代旗帜。砍了树干当武器,举起竹竿当旗帜,进行反抗。指人民起义。
揭竿而起的百科
揭竿而起(jiēgānérqǐ)揭:高举;竿:竹竿,代旗帜。砍了树干当武器,举起竹竿当旗帜,进行反抗。指人民起义。
揭竿而起的出处
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将数百之众,转而攻秦,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
揭竿而起的成语接龙
揭竿而起的例子
一时各路人马,揭竿而起,不分昼夜,兼水路纷纷入鄂。(白先勇《梁父吟》)
揭竿而起的正音
“竿”,不能读作“gàn”。
揭竿而起的辨形
“竿”,不能写作“杆”。
揭竿而起的感情
揭竿而起是褒义词。
揭竿而起的用法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揭竿而起的英文翻译
start an uprising
揭竿而起的俄语翻译
поднимáться на восстáние
揭竿而起的日语翻译
むしろ旗(はた)をかかげていっきを起(お)こ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