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zhōu láng gù qǔ
拼音:zhōu láng gù qǔ
注音:ㄓㄡ ㄌㄤˊ ㄍㄨˋ ㄑㄨˇ
繁体:周郎顧曲
周郎顾曲的基本释意
-
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周郎顾曲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- 【出自】: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
- 【示例】:谁谓~之场,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?
◎清·俞樾《余莲村劝善杂剧序》
周郎顾曲的词语解释
⒈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周郎顾曲的国语辞典
周郎顾曲[ zhōu láng gù qǔ ]
⒈ 周瑜精通音乐,虽酒过三巡,听到别人奏曲有误,必能辨知,知之必顾看,时人为之语曰:「曲有误,周郎顾。」典出《三国志·卷五四·吴书·周瑜传》。后比喻聆赏音乐。
引清·俞樾〈余莲村劝善杂剧序〉:「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!」
周郎顾曲的释意
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周郎顾曲的百科
周郎顾曲,中国成语。原指周瑜业于音乐,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周郎顾曲早已不仅指对音乐的鉴赏,它即可能是男女间的思慕,甚至代指情郎,也可以惺惺相惜,知音间不以言喻而以音传的韵事。知音再往后演变,周郎顾曲也成了怀才不遇的代指,曲误若有人顾,欣逢知音,若无人顾,则是知音难觅了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,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,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,他都能觉察到,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。由于周郎相貌英俊,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。弹奏者多为女子,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,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[26]。自魏晋时代之后,“周郎顾曲”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,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、戏曲等文学作品中。唐人李端有《听筝》诗赞道:“鸣筝金粟柱,素手玉房前。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”
周郎顾曲的出处
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
周郎顾曲的成语接龙
周郎顾曲的例子
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?(清 俞樾《余莲村劝善杂剧序》)
周郎顾曲的感情
周郎顾曲是中性词。
周郎顾曲的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懂音乐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