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ōu zhōu chōu
注音:ㄗㄡ ㄓㄡ ㄔㄡ
部首:
五笔:RBCY
笔画:11
结构:左右
unicode:63ab
gbk码:92f4
笔顺: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
掫的基本解释
[ zōu ]

1.巡夜打更:“宾将~,主人辞。”

2.聚集。

3.成。

4.麻秆。

5.古地名,在今中国陕西省临潼县东北。

6.姓。

[ zhōu ]

方言,从一侧或一端托起重物。

[ chōu ]

拿取东西。

掫的释意
掫zōu 1.巡夜打更;巡夜。 2.聚集。参见"掫聚"。 3.用同"菆"。麻秆。
掫的康熙字典解释

掫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子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將侯切,𠀤音陬。《說文》夜戒守,有所擊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五年》陪臣干掫有淫者。《釋文》干音扞。

《昭二十年》賓將掫,主人辭。《註》掫,行夜也,卽今擊柝。

地名。《後漢·更始傳》赤眉立劉盆子,更始使李松軍掫以拒之。《註》續漢志曰:新豐有掫城。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側九切,篘上聲。義同。持物相著也。

《唐韻》子于切《集韻》遵須切,𠀤音娵。擊也。

《集韻》初尤切,音篘。手取物也。

甾尤切,音鄒。持也。

此苟切,陬上聲。亦擊也。

《前漢·五行志》民驚走持藳,或掫一枚。《註》掫,麻幹也。○按木薪曰掫,麻蒸曰菆。或作黀。《韻會》謂黀通作掫,沿俗本之譌也。《集韻》或作趣。

掫的说文解字解释

掫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夜戒守,有所擊。从手取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賓將掫。”子侯切

说文解字注

(掫)夜戒守有所擊也。一本無守字。有所擊、謂𡔷類也。襄廿五年左傳。陪臣干掫有淫者。杜云。干掫、行夜也。昭廿年傳。賓將掫。杜云。掫、行夜也。周禮鎛師、當固皆云。夜三?。杜子春云。謂擊𡔷行夜戒守也。春秋傳所謂賓將趣。趣與?音相近。許不云擊𡔷、而云有所擊者、凡有聲可警覺者皆是。若?、亦行夜所擊者也。从手。取聲。子矦切。四部。春秋傳曰。賓將掫。

掫
以掫开头的词语
以掫结尾的词语
掫的英文翻译
beat the night watches; gras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