拈的基本解释
-
用手指头夹;捏:信手~来。注:拈,旧又读niǎn,同“撚”“捻”,义为“用手指搓”。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》据此将“撚”处理为“拈”的异体字。但今天“用手指搓”的意义多使用“捻”,而在“拈”字下只注niān音,义为“用手指夹取”。因此,今天“拈”(niān,用手指夹取)与“撚”(niǎn,用手指搓)音义都不同,二者已不存在异体关系,不再将“撚”作为“拈”的异体字。
拈的介绍
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占声。本义:用指取物)
同本义
拈,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拈,持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女何蚩而三招子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。注:“拈,指取物也。”
我二人拈阄,拈着的先去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如:拈毫(拿笔。借指写作或绘画);拈团儿(拈阄);拈撮(用指头取物);拈周试晬(抓周。小儿周岁从罗列的多种物品中拈取,旧俗以为可预测未来的性情志趣);拈酒(唐代口语。拿起酒杯吃酒)
摆弄 。
如:拈弄(摆弄);拈掇(摆弄;提及);拈花弄月(玩赏花月);拈花弄柳(比喻玩弄女性);拈花惹草(比喻挑逗异性;淫乱)
拈的释意
拈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占声。本义用指取物)
同本义
拈,揶也。--《说文》
拈,持也。--《广雅》
女何蚩而三招子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。注拈,指取物也。”
我二人拈阄,拈着的先去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如拈毫(拿笔。借指写作或绘画);拈团儿(拈阄);拈撮(用指头取物);拈周试晬(抓周。小儿周岁从罗列的多种物品中拈取,旧俗以为可预测未来的性情志趣);拈酒(唐代口语。拿
起酒杯吃酒)
摆弄
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取物~须。~笔。~阄(抓阄儿)。不要~轻怕重。
拈niǎn 1.捻,用手指搓转。
拈diān 1.掂,用手估量轻重。参见"拈掇"﹑"拈斤播两"。 2.算计。
拈的康熙字典解释
拈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5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奴兼切,音鮎。《說文》
也。《廣韻》指取物也。《杜甫詩》舍西柔桑葉可拈。
又《集韻》職琰切,音颭。《正韻》尼占切,音黏。義同。
拈的说文解字解释
拈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也。从手占聲。奴兼切
说文解字注
(拈)也。篇、韵皆云。
取也。从手。占聲。奴兼切。七部。
拈的谜语
1.点头搀手(打一字)

以拈结尾的词语
拈的英文翻译
to grasp with the fingers; to fiddle with; to nip; Taiwan pr.